英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魔都颜值演变史住宅外立面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人如此,房子亦是。

小时候,老家要评选先进城市,于是一批批工人带着颜料和刷桶穿梭在大街小巷,将朝向大马路一侧的外立面粉刷一新。

仿佛外立面好看了,评优就有底气了一些。

作为一座城市的颜值代表,我们或许可以从外立面的演变史中窥见到时代的变化。

从繁到简、从粗到精,唯一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1

年,一纸《南京条约》让上海成为了通商口岸。

外商的涌入和战争原因激增了上海的住房需求,一排排石库门和弄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构成了上海市区住宅狭小、逼仄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开始修建工人新村。

大量石库门被拆除,也有少数被留存下来作为纪念,比如现在的田子坊。

这些工人新村即是现在的老公房,但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为能住进崭新的楼梯房里而感到骄傲。

年房改开始,市场经济下从福利分房过渡到要自己买房,早期的商品房拔地而起,但此时人们并没有过多注意到外立面的重要性。

无论是工人新村还是后来的商品房,涂料外立面都曾经主导了一个时代,构成了这个城市的主色调。

灰白、淡黄,还有从窗户下面伸出的一条条晾衣杆,代表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并延续至今成为城市补丁,甚至现在被粉刷成各种鲜艳的颜色存在于大街小巷。

我们常见的住宅外立面一般可分为六大类:

面砖、涂料、铝板、真石漆、干挂石材、玻璃幕墙。

其中涂料无疑是最屌丝的存在—最低每平米造价只需30元左右。

低价格对应着低质量。

涂料外立面极易漏水渗水、开裂脱落,几年就需要重新粉刷保养,现在的新房除了动迁安置房外已经慢慢取缔使用涂料了。

从木板房到石库门再到工人新村,此阶段的上海仍在努力摆脱人均居住面积垫底的窘境。

建筑工艺和设计上自然能省则省,故而出现了如此多风格统一、长相统一的老公房。

02

进入年后,随着房改的进行和经济的腾飞,房地产业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开发商建房子不光要能住人,更要住好;房子不再只是一个居住场所,更是一件作品。

不同风格百花齐放、工艺细节处处讲究,这时的住宅开始变得多样化、精细化、优美化。

其中外立面的更新更是直接提升了城市颜值。

因为面砖色彩鲜艳、富有质感、装饰效果明显,尤其在到年被广泛使用,提升了城市形象。

下图是位于浦东三林的环球翡翠湾花园。

浅黄色的面砖搭配上欧式风格的大堂凸显品质,可惜因为物业的不给力而保养不当,后来在业委会的努力下将物业更换为万科物业。

在所有面砖中,最美观的无疑是红砖和灰色面砖。

这两年位于唐镇王港的网红盘金融家就使用了红色面砖凸显存在感。

颇有一种英伦风的感觉。

但美观的同时面砖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

一旦技术不过硬很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上个月在黄浦和长宁区都分别发生了瓷砖外立面脱落殃及路人的惨案。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新房大都用造价相仿、视觉效果更好的真石漆代替面砖,可惜真石漆的质量同样令人担忧。

目前均价已经超过14W/平的豪宅嘉御庭就出现过一期高层外立面脱落现象,而其三层以上的高层使用的正是高档真石漆。

同样出现过真石漆脱落的还有中海万锦城、大宁瑞仕花园等高端小区。

在所有外立面中,干挂石材无疑是造价最高、耐久度最好、品质最佳的,基本不可能出现外墙漏水或脱落的情况。

使用干挂石材外立面的项目不仅能历久弥新、提升城市形象,对住宅来说更是品质的象征,有利于保值和流通。

年建成、位于碧云的晓园就是全上海第一个纯大理石外立面的小区,目前均价已经达到12W/平。

整个小区打造了巴洛克宫廷式风格,48%的绿化率、干挂石材外立面、人车分流的设计都体现了其高端属性,正是那个风格多样化时代的代表之一。

从晓园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上海豪宅的外立面都使用着干挂石材,打造着各式风格矗立在各大核心区。

从陆家嘴滨江的汤臣一品、世茂滨江花园,到长宁的檀宫,再到创下销售神话的浦东星河湾......

沪上豪宅作为吸引全世界顶级富人的居住地,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奢华、神秘、富贵的气息。

纵观这几十年间的住宅不难发现,不仅干挂石材,只要是当年精心设计过的外立面经过良好的保养,都具有极强的抗周期性。

在那段黄金岁月中,不止豪宅各有千秋,普通的商品房也风格多变。

20世纪初的上海堪称国际建筑师的创作舞台。

从古埃及、古罗马、哥特式、古典主义等风格到现代各个流派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等,包罗万象,倾向历史又拼接历史,仿佛一部世界建筑史。

这个阶段的上海,充满魅力、又充满了希望,就像十七八岁的姑娘一般,正处在颜值巅峰时期。

03

但肆意生长的建筑群毕竟缺乏统一管理,有些凸出的阳台、安置在外面的空调挂机、参差不齐的铁网和大红大绿的配色多少都让城市显得凌乱。

年印发的《上海市房屋立面改造工程规划管理规定》就提出:

建筑外立面应该遵循安全、美观、节能、环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不得侵占公共空间、将空调外机临街裸露、外立面按规定距离退让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等要求。

政策上外立面被要求以简洁为导向,设计上外立面及建筑风格开始由多元化走向统一。

近年来,新中式风格开始统领着上海的中端新房市场,成为各大房企争相研究后广泛铺开的产品系列。

开发商们开始普遍采用真石漆+部分玻璃幕墙或者铝板的设计,看上去高端时尚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据说这是这届年轻人喜欢的性冷淡风。

一平米70-元(含施工费)的真石漆成本相比元/平米(含安装费)的石材成本划算太多,只是不知20年后这些新中式住宅是能够历久弥新还是成为新的烦恼。

而现在的高端住宅则更多选用金属铝板,比如前滩的三湘印象名邸。

或者ArtDeco+干挂石材的风格,比如同板块的尚峰名邸。

新中式风格的确充满科技感,符合简洁、明快的要求,符合相当一部分人的喜好,但显然占比过重。

根据克尔瑞的数据显示,年全国在售项目中,现代、新中式风格占据了74%的市场,而早期流行的那些异域风情几乎销声匿迹。

风水轮流转,现在外立面的统一在某些方面和20年前相似,将上海的颜值变得固定、单一。

虽然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进步,可是未来的上海岂能只有一种样子?

但雪莉认为这种现象未必会持续太久,建筑风格会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开发商之间的竞争也在内卷。

产品永远都是开发商最应该追求和精进的部分,当人们的审美不断提高、对住宅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开发商只能不断改变。

中兴路一号的独特外立面不就是一种尝试么?

或许,不久的未来建筑仍会回归多元化风格。

外立面会有更别致的设计和材质,而且那时的工艺会更加先进、符合潮流,让这座城市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颜值,不仅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更体现了他背后的思考和内涵。

小米愿意花费万元设计新LOGO,明星愿意忍痛去做整形手术,对建筑来说精进外立面同样如此重要。

建筑与城市共生长,外立面就是城市发展和审美潮流的重要体现之一。

那么你喜欢什么样风格的外立面,或者希望未来出现什么风格呢?

欢迎留言和雪莉讨论~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本文版权归“环线房产咨询”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