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15/p6vkf3q.html回到努瓦里埃利耶,才是中午时分。我们计划下午拜访茶园,市内随便逛逛。努瓦里埃利耶并不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城市,不过百年时间,被海边热浪折磨的英国殖民者,在这中部高原找到了这个夏季的绝佳避暑之地。围绕着中心的人工湖——维多利亚湖,一座座英伦风情的建筑和庄园拔地而起,座座茶园在山间地头开辟出来,满足着英国人对红茶的独特理解和需求。正是从这里开始,锡兰红茶的名声跨出这岛屿,随着英国人的脚步远播世界,让兰卡成为了红茶的代名词之一。所以现在参观茶厂,成为拜访努瓦里埃利耶的必去旅程。司机推荐我们的,是这家当地最出名的印度餐厅。不管在Ins还是大众点评上,这家餐厅在整个城市的印度菜中排名第一。也许是最真实的还原印度料理的原味,吃货王国的我们真的无福消受,除了我点的烤鸡和炒菜,剩下的菜都是失败的。再看看周围的欧美老外,吃的也是兴趣索然。还没有去过印度,算是已经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
斯里兰卡的茶叶主要是南部乌沃地区的乌沃茶,和中部努瓦里埃利耶地区的高山大叶茶。高山茶园主要集中于康提到努瓦里埃利耶这一路。这里山高坡陡,沟长涧深。和国内的滇西高原很有些类似。高原的独特气候和偏酸性的土壤,让这里成为英式红茶的重要场地。其他的相似气候地貌的大吉岭,滇西高原,都以优质大叶种红茶闻名。相对印度阿萨姆红茶的浓烈,斯里兰卡红茶以醇厚回甘出名。特别努瓦里埃利耶的高山茶,制作的红碎茶,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世界,英国立顿红茶,最早就以此地为原料地,开创了一个属于英式红茶的新纪元。
寻着前面的攻略介绍,我们想让司机带我们去最出名的Mackwoods茶厂,因为它号称有年的历史,是努瓦里埃利耶乃至斯里兰卡最出名的茶厂。但一上车司机就和我们说,你们要去的地方,已经换名字了,现在是一个马来西亚的老板在经营……Balabala……因为之后有来过斯里兰卡的小伙伴和我说,到茶厂也是司机收入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司机会想办法把你带到他熟悉的茶厂,我们以为是一样的套路,但在司机带到的地点再三对着照片确认,后来再看看宣传照,感觉除了招牌的字变了,整个茶园都完全一致,看来还真是一个地方,看来错怪司机大哥了。也给后来的童鞋一个提醒。现在这里叫DAMROTea。和司机聊天,这里已经远远不如之前的辉煌,中间几易其手,上位来自中国的老板特别有头脑,大量的旅游宣传让很多中国人慕名而来,开创了茶园参观——品茶——卖茶的旅行销售形式,总之,成为了知名的网红茶园。
茶厂就位于公路下方一个峡谷之间,周围就是绿色整齐的茶园,工厂面积并不大,但对接待游客那是轻车熟路。对中国游客,茶厂会安排会汉语的斯里兰卡人给我们做讲解,从采茶,到晾晒,到杀青,到烘干,到揉制的整个过程,带游客体验茶叶生产的全过程。最后当然是品茶和产品展示和购买。锡兰红茶做为英伦下午茶的重要组成,直接从茶厂购买,作为伴手礼确实是物美价廉的选择。
参观结束后,可以坐下来免费品尝一壶,甜品蛋糕是要额外收费的。当然这个也不是他们主要的盈利点,还是希望能参观完茶厂,顺便购买茶叶,我们在品茶的时候,看到很多同胞都是成箱购买的。因为相对国内茶叶市场的价位,这里的价格真的是很实惠:30多人民币就可以买上一盒经典款,90多人民币就可以买一盒精品。可惜我们觉得接下来的行程,带着不方便,就没买。和国内喝茶不一样,锡兰红茶分为原味红茶和调味红茶,原味红茶顾名思义,调味就指添加了果味等调味剂的茶叶,相对来说,越是好品质的茶叶,越会制作成原味。再加如果你如果喝惯了国内的茶叶,挑选的时候建议尽量还是选原味的。
难推却司机老哥的盛情邀请,我们还是去了另外一家据说更好的茶厂——一个来自中国的老板运营的茶厂——BlueField。本想敷衍一下,结果竟然出乎我们的想象。这个厂的规模比前一家茶厂确实小很多,整个厂房都很紧凑,其中的制茶机器居然还是英国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但这里的茶叶确实也比前一家的便宜。
参观茶厂的时候恰好是下午采茶人收工的时候。每位采茶人每天都要上缴20公斤的鲜叶,多的就可以得到额外的奖金,不过加在一起费用也十分微薄。现在斯里兰卡的采茶人通常都是底层的泰米尔妇女在从事这项辛苦的工作。所以当知道我们需要这跨越国境的职业摆拍的时候,所有的采茶人都围了过来,都要参加这能获得额外收入的机会。好容易和其中几位沟通好了,不过明显模特采茶很有经验,摆拍还是缺乏经验的。
嫩绿的茶尖如同有生命的精灵,在指尖跳跃,在夕阳中泛着异样的金色的光彩,它将从枝头到工厂再到哪位人的下午茶餐桌?
和国内很多传承千年的手工制茶和种类繁多的茶叶细分种类相比,斯里兰卡的不同茶厂之间制茶过程几乎都源自殖民时期英国人的标准化生产流程,所以除了茶叶本身品质的差异外,制作工艺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莎草家也是红茶产区,所以相对还是知道茶叶的一些基本常识,再搜集了各种出处资料,呕心沥血汇总给大家做个参考。现在中国国标的茶叶标准比较直观,特级到一级~十级别,划分的是茶叶品质:特级肯定比一级好,九级就比十级好。当然现在很多茶叶企业随便出一个茶就号称特级或者一级,市面上低等级的倒是少见了。而斯里兰卡采用的国际红茶的分级标准,和国内标准就有比较大的差异。一长串的字母划分的不是茶叶品质,而是区分茶叶原叶的部位大小和成茶的形状,这类分级和其品质口感原则来说并无直接关系,但了解了意思,再看茶叶包装就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茶叶部位区分:F:Flowery;这个就是指茶叶的最顶端的茶芽。当然最嫰最金贵,不过单独的芽味淡,做红茶不会只取芽。OP:OrangePekoe;这个“orange”和水果或橙色没啥关系。指的是牙尖和下面的第一叶,国内好茶叶经常说的所谓“一芽一叶”就是这个意思。P
ekoe;一芽一叶之后的第二叶,真正舒展开了的茶叶。PS
ekoeSouchong;再下面的第三叶,茶味已经比较重了。S:Souchong;第四叶,颜色比较深的叶片,比较大路货,好茶基本不会用这叶了。成茶形状/制茶工艺区分:F:Full;叶茶,成茶保持茶叶原始形状的全叶。B:Broken;碎茶,成茶初步切分成数毫米的长度,这是国际茶叶贸易的主流品相。F:Fannings片茶,茶叶细切成比碎茶更碎的形状。D
ust;末茶完成制作成茶粉的形状。C:CTC;颗粒茶机器制作为圆形小颗粒状(特指采用Cutting-Tearing-Curling的新式纯机器的制茶工艺)有了上面的知识,基本看茶叶包装上的字母就知道是茶的哪个部位做的什么茶。比如: BOP-BrokenOrangePekoe,就是切碎的一芽一叶茶。FBOP-FloweryBrokenOrangePekoe,就是含茶芽较多的切碎的茶另外还有很多喜欢放在前面作为拔高分级的修饰语言。G:Golden;呈现金色的金芽。S:Special;特极F:Fine;精选所以又有:GFOP-GoldenFloweryOrangePekoe,金芽茶SFGFOP-SpecialFineGoldenFloweryOrangePekoe,特制精选金芽茶所以有种说法,字母越长的茶叶,品质越好。茶叶部位一般对应了茶叶的稀有和口感,顶尖的芽叶白毫都完整,有茶香而无涩味;很大路货的大叶,茶味自然重且涩。而茶叶形状虽然不对应品质。碎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就差,挑剔的英国人也有喜欢顶尖芽叶切碎了泡茶的,但一般的茶厂,当然是对原叶品相好,才会尽量保存原叶,最好是茶叶白毫都完整的,这样的茶叶有茶香而无涩味,卖给茶叶发烧友赚高价。而已经是很大路货的大叶自然尽可能的细碎,做成主流的袋泡茶或者奶茶,这样其他味道才盖不住茶味。说这么多,其实在斯里兰卡工厂里或者市场上销售的,主流的不过BOP,相对的GFOP已经是很不错的。相比印度红茶还是没有那么精致。除了品相和采摘部位,最挑剔的英伦绅士还会注意茶叶的采摘季节,茶叶庄园的历史,海拔等。但比起咱大中华几千年的手工制茶,绿茶,红茶,乌龙,黑茶等等类型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茶厂周围还有六个小瀑布,当然见识过祖国的大山大河的中国人来说,真的只是小意思了。当然,随意逛逛还是可以的。
来努瓦里埃利耶,可以选择入住殖民地风情的小楼,不过价格偏高,设施也不见得很完善,努瓦里埃利耶地处山区,昼夜温差特别大,所以空调和热水是选择酒店最应该注意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了一家在市中心的现代公寓酒店,设施齐备,甚至可以在这里做饭,对饮食有挑剔的人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就在酒店楼下吃了一次铁板烧。口感还行,就是分量太大太大了。其实两个人点一份就够了。
作为一座彻底的英伦风情的小镇。努瓦里埃利耶的市区也值得一逛,到处都留有英殖民时期的印记——英式的庄园,湖边的城堡,还有数不清的英伦建筑。当然,如果要数努瓦里埃利耶最网红的地方(对中国人来说),就是这座哥特式风格的邮局。欧洲游客普遍对此不感冒,但这山水之间的红色欧式建筑,对中国人来说绝对是拍到此一游照的好地方。
可以在此,给远方的朋友寄上一张特殊的明信片,送去一份祝福,表达一份牵挂。
莎莎喜欢在这里路过。。。
再次路过。。。
努瓦里埃利耶还有维多利亚湖和围湖的英伦建筑可以逛。在湖边来一杯最正宗的英式下午茶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比起休闲我还是更乐意多感受一下不同的兰卡风情,所以行程安排还是略有些紧。我们一大早出发,先去埃拉兜一圈,然后驱车去美瑞莎。路上如果还有时间,再顺便看望下乌达瓦拉维的大象们。所以英式下午茶,还是去英国喝吧
相比努瓦里埃利耶,埃拉是很多欧美游客的首选。英文版《孤独星球》的封面就是取自这个小火车钻山洞。从努瓦里埃利耶驱车到埃拉大致要两三个小时。一路都可以看到身背徒步背包的老外行走在道路两边。这山清水秀的地方,确实是徒步的好去处。火车钻山跨桥很有意思,但本身并不是一个景区,汽车是开不进的,要换乘突突车,再爬山,徒步到一个小村,精明的当地人已经在最佳的观赏点搭好了架子,卖上了水果饮料,专门等候慕名而来的游客。当然也可以直接下到桥上去,感受小火车从身边呜呜驰过的震动感。天气太热,我们时间又很紧,所以再三纠结下就只去了这个最经典的观赏点。
一路的行程并不枯燥,山区密林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猴子和不知名的小鸟。这不,遇到的这两只可爱的小猴子,超级慵懒而又享受的看着你,估计已经吃饱喝足开始享受猴生了,煞是可爱。
你瞅啥?
瞅你咋地?
还意外遇到这优雅踱着方步的孔雀先生。
而司机大哥放弃了给我们推荐印度菜,带我们来到了当地人光顾的一家本地餐厅。这顿斯里兰卡餐是真便宜,米饭和小菜是套餐,加上一个鸡块,才人民币1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