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之怒反传统与人性思辨
TUhjnbcbe - 2025/1/14 0:53:00

“15部新片、万观影人次、16.8亿总票房”,如此宏大的院线规模,正是刚刚过去的五一电影档所创下的。但在庞大的商业利润的表象下,却是令人稍感失望的口碑和艺术内涵,在国产电影中,似乎也只有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就在近日,一部由国外引进的动作片如一匹黑马杀入了五一档期的末尾,它就是由盖·里奇导演、杰森·斯坦森主演的《人之怒》。影片讲述了在一次运钞车劫案中,H的儿子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愤怒的H卧底进入保安公司寻找线索,并最终在另一起劫案中团灭犯罪团伙成功复仇的故事。在我看来,整部影片的成功要归功于两大特色——反传统的叙事结构与内容,和不同于一般的奇观化动作片、它所能带给观众的人性深思。

反传统的叙事结构与剧情设计

在传统的动作警匪片中,因为失去至亲而与犯罪团伙展开殊死搏斗的复仇主题影片早已屡见不鲜,如成龙的《英伦对决》、大卫·里奇的《疾速追杀》等,与本片同样具有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枪战、飙车、肉搏等暴力元素,这些镜头成为了观众意料之中的“叙事经验”。但突破传统、突破与观众意料之外的,是《人之怒》大胆地采用了反传统的叙事手法。

在影片开头,导演塑造了一位神秘莫测、技艺高超的保安公司新员工H的形象,后来运用倒叙、闪回、心理刻画等蒙太奇手法进行叙述,才让观众逐渐了解到H的儿子在几个月前死于一场运钞车劫案,H不惜掘地三尺,动用一切背景资源找寻线索,伪装身份成为运钞车安保,并最终如愿以偿与犯罪团伙对峙,这样的设定加强了复仇的主题,也让观众在循环往复的时间线叙述中加深观影体验。

此外,影片采用了“罗生门式”的多角度叙事,除主角H的主线故事外,影片也通过倒叙的手段讲述了犯罪团伙的背景故事。影片还重点描述了犯罪团伙在主脑的家中与其家人一道为他庆生的场景,其其乐融融、家庭美满的场面,以及犯罪团伙主脑温柔体贴的父亲形象,都与后来残害生命、破坏他人家庭幸福的残暴行径形成尖锐而讽刺的对比,加大了反派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整部电影的戏剧张力。这样非线性、多角度的叙事风格在近年的院线上也有出现,如国产电影《金刚川》。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用凝练的文学化语言来起到总领全文、暗示主要内容的作用。而章回体在现代戏剧影视界的运用,多出现于文艺类型的影视作品中,如去年的热播剧《隐秘的角落》。而《人之怒》这样一部枪火横飞的警匪动作片,竟也反传统地运用了章回体的叙事结构,可谓独树一帜。影片分为一个引子,和“暗夜幽灵”、“掘地三尺”、“一群坏小子”、“肝脏、肺、脾脏、心脏”四个章回部分,以回溯往复的方式从不同的时间段、人物角色和剧情内容展开,并最终串联成完整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

在最后的章回部分“肝脏、肺、脾脏、心脏”中,主角H来到了杀子仇人的家中,在传统的叙事经验中,会有一场主角与反派进行殊死搏斗的压轴动作戏,但本片中消解了这样的传统经验,而是让H向仇人展示了儿子道吉的死亡证明——被子弹打穿肝脏、肺、脾脏、心脏,并直接用枪依次击穿仇人的相同器官,整个过程流畅简洁,主角并没有受到过多阻碍。如果说非线性与章回体叙事是反传统的结构,那么这里便是反传统的剧情内容。在笔者看来,这个结尾内容是“复仇”情感的宣泄点,是审美经验的常规突破,更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主题隐喻——恶势力只是色厉内荏,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人之怒与兽之欲

笔者在观影时常有一个疑惑——电影名为什么叫“人之怒”,难道仅仅只是指一位父亲的复仇怒火?其实通过对影片的细节剖析便可以得出答案。在影片第三部分的标题“一群坏小子”展示时,我们可以留意到英语原文是“badanimals”,直译过来是“一群坏动物”,甚至可以更贴近寓意——“野兽”。理解了导演这一层别有用心的寓言式隐喻蒙太奇,我们便可以从这部影片中透析人性的思考,而不是将其仅仅作为一部刺激感官的爽片。私以为,与影片名“人之怒”相对应的,是在剧情中暗含的“兽之欲”的隐藏寓意。

“人之怒”,指主角H复仇的怒火,但也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有原则的怒火,即使在经历丧子之痛后,他也能保持理性的处事风格,爱憎分明,除亲手复仇的目标外,绝不逾越社会的既定秩序和道德准则。在第一章回“暗夜幽灵”中,H作为运钞车安保人员第一次遇到劫匪劫持同事bullet时,司机惊慌失措,想要明哲保身,但H神情淡定,坚定地说要救下同事,在这里通过次要人物的反衬了主角技艺高超、爱憎分明的形象特点。在结尾处决仇人的剧情里,面对房间里罪犯抢来的堆积如山的上亿美元,没有流露出一丝贪念,在成功复仇后离开房间,一分钱都未取走。有原则、讲义气,在丧子之痛下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进行复仇,这是作为“人”的前提下的怒火,更是主角作为正面人物所传达的人性光辉。

“兽之欲”,是导演通过视听语言隐晦地传达的寓意,是影片中犯罪团伙贪婪、残暴、为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的特性,也是与社会价值观、伦理观相违背的人性中“兽性”的一面。犯罪团伙嗜血残暴、冷酷无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享乐,不断采取极端的犯罪手段敛财、破坏他人的家庭幸福,由在运钞车劫案中击杀作为无辜路人的道吉便可见一斑。在银行金库劫案中,罪犯杨在拿钱跑路时为了私吞1.5亿美元,先后击杀两名同伙,人性中的兽性一面暴露无遗——在野兽的世界里,没有社会道德秩序,只有弱肉强食的利益体系。人之怒与兽之欲,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正是导演所传达的寓言式隐喻,而邪不压正,光明者得到救赎与超脱,为兽性所吞噬的人终将招致灭亡。这是笔者认为的影片在叙事之外其所赋予的深层次的人性思辨,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之怒反传统与人性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