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里的英式建筑群,独具风情的泰晤士小镇
现代建筑有很多种,英式风格算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因为它将肃穆的教堂元素和神秘的田园空间做了一个很好的融合。说到英伦风,几乎所有人都会提到英国,毕竟这是它的发源地和成长地,其实在我国境内也有英式风格的建筑。当然,这里的建筑并不仅仅是单独的一栋楼宇,而是一整个英式建筑的聚集地,那就是泰晤士小镇。
泰晤士小镇里面的建筑全部都是英式格调,它位于上海的松江新城内部,上海引领着国内的时尚潮流,出现这种风情小镇也并不意外。最开始设计这个小镇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别墅区,后来随着周围配备设施的完善,别墅区就变成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小景点,也就有了现在人声鼎沸的英式小镇。整个泰晤士小镇的占地面积有一万平方公里,绿化带占据了其中的一大半,所以这里的空气清新,环境也很好。
小镇里面的街道四通八达,它将所有居住区相互连接起来,去哪都非常方便。随着小镇里旅游业的兴起,来到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而日益增多的设施和景点,也使得这里成为了上海人追求浪漫的首选之地。虽然小镇全部都是人为设计和建造的,但是每一处景观都最大程度的还原了真实的英式街区风光。
来到泰晤士小镇,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两层小楼,建筑的底部都是清一色的灰色石砖,上半部分则是深棕色的长方形条砖,两种颜色结合在一起非常完美,充满着浓浓的皇家味道。镇子上到处是一列列的别墅,它们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屋顶全部都是统一的人字形设计,红色屋顶则给略有些死板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明朗的元素。
要说英式民居里面最具有标志性的一个设计,那就是烟囱和长条状的窗户,这些特有元素在小镇的建筑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夏季的时候小镇会更漂亮,因为房子外面都是绿意盎然的藤蔓,爬山虎将整个墙壁外围包裹的非常严实,到处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镇子北部的部分区域内,它们的外观则是采用了统一的白色,院子和房体四周都装饰了黑色木制栏杆,英伦风在这里得到了更完美的体现。
小镇上面的天主堂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准确来说,天主教堂周围的人不能算是游客,他们大多都是来拍摄结婚照的新人。小镇上的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屋顶的塔楼和拱门都是特色的尖形设计,教堂整体的布置格局也与英国本地相差无几。这栋建筑的外观是一致的灰黄色,看起来格外庄严和宏伟。
从外部看,整个教堂的窗户数量特别多,所以采光条件非常好。每一个窗户上面都充满了绘画图案,有的是彩色贴纸,有的是彩绘上去的,用精美绝伦这样的词汇形容它们一点也不过分。在灯光和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彩绘玻璃会折射出不计其数的光圈,美轮美奂的景象十分惹人注目。殿堂中部的大厅矗立着六根石柱,上面也雕刻着许多人物和花纹,应该是和宗教故事有关。
天主堂的平面图就是简单的十字形,西侧的偏门处有一对小塔,衬托出了这里浓重的宗教氛围。石柱增加了教堂内部的垂直感,而这种深远的意境就是基督教的精神所在。高大耸立的内部空间非常宽阔,再加上彩绘玻璃带来的虚无景象,恰恰契合了基督教想要传扬的精神,只有脱离了苦难的生活,才有机会去到极乐净土。
就算是在英国本土,也一定会经常见到教堂建筑,它们无论大小,都代表着人类内心的一种虔诚和信仰之心。既然是一个英式风情满满的泰晤士小镇,那教堂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处建筑,而且从整体的构造来看,天主堂的设计确实非常完美和精巧。接下来要介绍的地方是钟书阁,它是上海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地标之一,虽然它受到了很多的赞誉,但实际上钟书阁只是一家书店。
这家书店开业至今只有5年的时间,里面的藏书数量和品类非常多,目前统计下来的数量有6万册,其中的主打学科是文学类,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文学发烧友,这样的宝地一定不能错过。尤其在近些年来电商行业的冲击下,实体书店也走进了一个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打破需要创新和勇气,钟书阁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和例子。
而要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外在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钟书阁内部的装饰就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它们将玻璃运用的恰到好处。书店里面的吊灯是上世纪的英式风格,就连脚底下都是玻璃书柜,左右两侧是整齐排列着的书架,摆放错落有致。如果说真的存在知识的海洋,那一定就是钟书阁了。
最后要说的地方就是华亭湖,湖泊位于小镇的最东面,是一个蜿蜒有序的人造湖,湖泊周围都是公园,下午的时候附近的居民会来这里散步。华亭湖里面的水并非活水,所以经常需要清洁和换水,当地的物业还比较用心,所以我们看到的湖面也非常干净。虽然华亭湖景观与天然湖泊没办法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一个人造的小景点而言,已经非常优秀了。
华亭湖的旁边就是一座公园,所以夜幕时分这里的夜景也不错。高耸的居民楼和灯火辉煌的餐厅倒映在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也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外衣,坐在湖边的长椅上,静静地眺望远处的街道,整个泰晤士小镇都被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唯美至极。虽说上海是一座先进的大都市,但是市区里面也隐匿着不少的美景,而真正的美永远需要自己亲自去挖掘。